在武汉,有一个95后组成的志愿者团队,发起人是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李超及他在武汉的同学。疫情爆发后,武汉作出封城及公共交通停运的通知,网上便有声音说医护人员上班不便,于是,李超有了做志愿者的想法。说做就做,李超联合他的同学们立刻就组织了一个志愿者团队。
志愿者们给团队起了个很酷的名字-武汉独立团,团队的初衷是接送医护人员、帮忙运送物资。建团次日群内医护人员数量便已达五百人。每天医护人员按照格式将需求有序发到群里,志愿者们根据时间安排接送,接洽成功后在群里报备。就这样,李超每天都在武汉金银潭医院、协和医院、武汉三医院等医院之间往返。李超回忆,刚开始服务时,父母考虑到他的安全问题,是有所顾虑的。直到有一天他送医护去武汉三医院的时候,看到病人看病只能骑单车和步行,看到无助的医护因为赶着救病人却打不到车,急得直哭的场景,他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。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父母,而他的父母也理解了儿子,并全力支持他。
为了更好的服务医护人员,团队每天0点都会召开内部会议,一群刚刚进入社会的95后们用职场学会的汇报、管理、总结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效率,试图更好、更快的多接送几位白衣卫士,因为他们知道每多接送一位,可能就给一些患者带去了生存的希望。
随着疫情的发展,接送医护变成了有组织的平台活动,团队接单很少,各地私人捐赠的物资到汉,成员们开始往一线配送这些物资,其中便包括襄润(上海)国际贸易有限公司,润芝女士及吴宗宪先生捐赠的机器(德国海豚-S8)50台。
逆向而行的第十天,成员们互相说了再见,不是因为害怕而逃避,是因为有了政府的组织,一线人员得到了保障,为了不给国家添乱,这帮临战集结的独立团员们默默退出,他们见过凌晨的武汉街道,弥漫痛苦,更充满希望。
作为同事,我们为李超感到骄傲,我们迫切希望能为社会做些什么,让大家看看危机时刻青年的作为,企业的担当,因此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-不出门、延迟复工,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疫情捐款5万元,希望为这场战争尽绵薄之力。这场疫情让我们看见,这个国家拥有最好的人民,这个时代拥有最好的青年。抗疫总攻号角起,齐心协力必胜利!